#7: 《触景生情己不知》
这个作品讲的是一对夫妇在聊天,谈的像哲学却又生活化,故事来源灵感是半真实、半虚构的。对话是我老公写的,当时我是首次制片人合作,在丹麦请了一个小型的专业摄影团队来,录制了一段电影式的素材,需要人写出一段好的夫妻争吵对话。里面既有像英文名字一样的isolated above,表面分开,也有connected down,核心相连,就像虚实世界。由于需要写手有相关经历,又有文化差异问题,当时无法在丹麦找到专业人员写出两个不同文化的人在生活中的碰撞。但又不是争吵,只是日常对话,可没有这样的对话,人就没有进步,关系非常复杂。但不是整个作品都是同样场景,前面有video art似的、非叙事的、抽象的部分,中间有电影般的部分。我一个人无法做到电影似的片段的,需要团队协助,但素材都是我自己完成的。中间会让人感觉像从video art跳到了看展览,再从作品中跳出来,又像进入了一个电影片段。影像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业,至今都难以融合,语言上难以共鸣。所以这是我第一次用尝试把cinema的手法引进video art里,使video art能有崭新的观看方式。Video Art的观看方式较随意,从60年代至今都没准确的方式,在读历史时可取素材也较少。
这个作品很有诗意,最后提及一只蜜蜂活熬过了冬天,却被男主角杀死, 2018年时有很多关于亲密关系、人性本质等的思考。
由于我自身生活经历的不同,人的亲密关系,甚是地球另一端的事都是我所关注的,生活经历导致的, 2018年我就主要在创作相关的内容,当时我专注于图像它能呈现出什么刻定的寓意,思考寓意是历史、政治、或其他原因界定的。例如老虎象征力量。引用蜜蜂是因为它们的形象是勤劳的,用一生去工作,但是在生物界,它只是在吃。这是人赋予了它的寓意而非它本身承载的寓意,与拍图像时的情境相差甚远。
象征含意在每件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如果回顾2018至今,在创作中变的是我和作品,没有变的是我的信念。